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南知青网学术科技频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大浪淘沙

春節祭天祭祖

[复制链接]

78

主题

2782

帖子

630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8
 楼主| 发表于 2022-1-31 00: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坛祭天大典606.JPG
天坛祭天大典60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782

帖子

630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8
 楼主| 发表于 2022-1-31 00: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坛祭天大典608.JPG
天坛祭天大典609.JPG
天坛祭天大典610.JPG
【实拍】天坛祭天大典2012年1月29日 农历龙年大年初一,北京天坛公园上演了气势恢宏的祭天大典。三声响亮的震鞭后,由320名演员组成的祭天仪仗队伍,从天坛西天门到祈年殿南砖门一路行进,展示静鞭、罡筒、兵器、旌旗、幡幢...
2015年春节大年初一天坛祭天 _高清在线观看_百度视频
珍贵影像:1915袁世凯的天坛祭天大典_腾讯视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782

帖子

630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8
 楼主| 发表于 2022-1-31 00: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之大命”
古代皇帝“扶犁亲耕”春耕礼制重大
历朝历代,皇帝的春耕,体现了中国农耕文化的进步。表达了天子受命代天保民自然法思想,也为社会率立了天人合一,君为民之父母的仁德观念。
中国古人重视农耕,早在两千多年的《荀子·王篇志》中就有“春耕,夏酝,秋收,冬藏”的说法,古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四者不失,五谷不绝”。
《荀子·王篇志》
“天下之大命”
胤禛耕织图(故宫博物院藏)101.jpeg
在《礼记·月令》中有这样的记载:
《礼记·月令》
“(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
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关于皇帝亲率百官亲耕的故事,规定“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意思就是,皇帝每一年的春天,需要按照祖制进行耕种,掌着犁向前推行,一次一个来回,而三公需要跟在后面“五推”,以此来作为全国重视农耕的表率。

中国春耕最为讲究的朝代要数汉朝了。
汉朝是最早的具有皇帝亲耕确切纪年的年代。
在贾谊上的《积贮疏》中,提出春耕乃是“天下之大命”,丝毫不敢懈怠。
胤禛耕织图(故宫博物院藏)103.jpeg
《积贮疏》
在《汉书·食杂志》中有这样的记载:
《汉书·食杂志》
“上感谊言,始开藉田,躬耕以劝百姓”。

汉文帝听取了贾谊的建议之后,皇帝亲自耕种,旁边有众多的老百姓围观,即使到了某一年的春天,皇帝出城在外,还是会按照祖宗的规矩在外地行春耕的礼仪,丝毫不敢马虎。
并于公元前178年,正式向全国下了诏书,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
自此之后,春耕的传统便以政策的方式正式流传了下来,成为了皇帝重视农耕,体恤百姓,亲近自然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
胤禛耕织图(故宫博物院藏)102.jpeg
观耕台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更迭,随着游牧民族的大量内迁,我国北方的经济遭到了重创,农业发展也停滞不前,在这个时候,“黄河南北的千里之地”,大部分都沦为了牧场。

战乱状态下,皇帝的亲耕礼制还是没有停滞,反而多了更多的流程和环节。

比如,在以前,皇帝只是拉着犁走在前面,“一推,二推”,而到了魏晋时期以后,皇帝不仅自己耕种,还要监督百官跟着一起春耕,来鼓励农业生产。

观耕台的出现,促进了春耕礼制的进一步发展,在《通典》中这样记载:
“宋、齐之制,於先农坛东别立观耕台,帝亲耕礼毕。”
皇帝站在上面,方便来观看三公九卿和文武百官的耕种活动,也能看得更清楚谁在偷懒。
胤禛耕织图(故宫博物院藏)104.jpeg
耕台古迹
春耕之后,大赦天下
梁武帝时期,春耕背后的重要价值也被无限放大,梁武帝在514年亲耕之后,下令大赦天下,彰显皇帝的仁德和孝悌。
不仅如此,有的皇帝在春耕之后,还会考虑“改元”这一大事,体现朝廷对于百姓的信任和休养生息政策下的国富力强。

说到春耕的皇帝,唐玄宗算是一位敢于打破常规的皇帝。
在《资治通鉴》第214卷中记载:《资治通鉴》第214卷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正月乙亥日(十八),唐玄宗行藉田礼,亲自春耕,以示重农,公卿及以下官员都耕种到终亩。又大赦天下,东都城内聚会“文艺调演”,饮酒三天,以示歌舞升平。”

对于繁华富庶的唐朝来说,对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也是不得马虎的,唐玄宗利用“春耕”这一大的礼仪,号召公卿及以下官员,在东城洛阳春耕后大摆宴席,大赦天下。
胤禛耕织图(故宫博物院藏)105.jpeg
对于古代皇帝而言,大赦天下一般是在最为隆重的典礼中实施的,比如皇帝登基,比如太后过寿等,给予犯罪的人以重新开始的机会。

可见,在唐玄宗的内心深处,对于春耕这一礼节的重视。

胤禛耕织图(故宫博物院藏)106.jpeg
清朝的耕耤礼
据《唐土名胜图会》卷四记载:
《唐土名胜图会》
“仲春吉亥日,皇帝亲到耕地,至秋夏,奏闻结实,,就择吉日,贮之神仓。”
《明会典·卷51》
清朝的耕耤礼通常开始在每一年农历的二月或者三月的吉亥日己亥日举行。
相关的机构和部门需要早早定下吉日,确定祭祀和从耕的大小官员。

比如工作人员会先邀请皇帝去西苑丰泽园去演耕,视察皇宫里的农具和春耕的谷种,而经过筛选的这些谷物会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地方
胤禛耕织图(故宫博物院藏)107.jpeg
到了耕耤的日子,皇帝身穿吉服,在法驾卤簿的导引下,与陪祭文武官员同到先农坛,祭拜过先农神,更换服装后,就到耤田上行躬耕礼,经过一系列的流程之后,才能够种下稻、黍、谷、麦、豆等五谷杂粮。

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行了天之道~代天保民之义。

胤禛耕织图(故宫博物院藏)108.jpeg
雍正皇帝的耕耤礼
(转载有改编~编者注)
参考文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19-11-10 16: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782

帖子

630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8
 楼主| 发表于 2022-1-31 01: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君主亲耕率范天下
皇帝亲耕图002.jpeg
亲耕图22_04.jpg
康熙晚年,还是皇四子胤禛的雍正命宫廷画师以《康熙御制耕织图》为蓝本,摹绘了一套耕织图进献父皇。这套图中雍正有心地让画师以自己和妻子、孩子为原型,分别画成图中的农夫织妇,他们身着汉服、拿起农具,在田间地头cosplay了一场田园耕织当政十三年的雍正,曾经十二次到先农坛祭祀,亲耕籍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782

帖子

630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8
 楼主| 发表于 2022-1-31 01: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亲耕图22_05.jpg
亲耕图22_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782

帖子

630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8
 楼主| 发表于 2022-1-31 01: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亲耕图22_10g.jpg
亲耕图22_1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782

帖子

630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8
 楼主| 发表于 2022-2-1 03: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帝亲耕图20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782

帖子

630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8
 楼主| 发表于 2022-2-1 03: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亲耕图22_12A.jpg
皇帝亲耕图220202.jpeg
皇帝亲耕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782

帖子

630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8
 楼主| 发表于 2022-2-1 03: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亲耕图22_12.jpg

皇帝亲耕图220201_2.jpg
(现代演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782

帖子

630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08
 楼主| 发表于 2022-2-1 03: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亲耕图220201-102.jpg
皇帝亲耕图220201_4.jpg
亲耕图22_02.jpg
天子亲

根据《图经)记载,古代亲耕籍田制度始于周代耕田制意义很大,还为官廷自己养活自己,减轻庶民赋税。为了使天下人“先知稼穑之艰难”,周初就规定了亲耕籍田的制度,并把它作为社会的一项十分隆重的典礼。每年在立春之前的九日,天子应事先斋戒沐溶,表示敬诚,到了立春开耕之日,举行盛大的亲耕籍田仪式,先由天子以犁耕田三推扶个来回,公五推,卿九推,大夫二十七推。最后“庶民终于千亩”将籍田全都耕完。

亲耕籍田自周初创立以来,后代遵行不替,周宣王因“不籍千亩”,曾引起虢文公的一番议论,他说:农业是人民之大事,因为祭神所需的祭品出于农业,百姓的繁衍基于农业,人们的供给来自农业,社会和谐赖于农业,财富增殖始于农业,国家的强固成于农业。亲耕籍田的举措,是西周时期重农思想的集中体现。

周代的亲耕籍田制度,一直为我国历代王朝一些有作为的君主所仿效。公元前167年,汉文帝发布诏谕说:“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栥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并强调“为天下先”,逐成制度贯彻执行。

延兴二年(公元472年)和太和七年(公元483年)春,北魏孝文帝两次耕于籍田,以鼓励农民搞好春耕生产。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李世民特地颁布“籍田诏”,恢复了被废弃长达数百年之久的籍田仪式。据《旧唐书》载,《籍田诏》施行之日,盛况空前:“此礼久废,而今始行之,观者莫不欢跃。”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宋太宗赵光义也曾行亲耕籍田之礼,以作为重农劝农的表率。清康熙皇帝曾于十一年(公元1672年)行耕籍礼,雍正即位后,于二年(1724年)二月,首行亲耕礼,以后经常举行。先农坛原来仅设于首都,雍正四年,命各州县也设先农坛置籍田,并要求地方官每年仲春举行耕籍礼,以率百姓力田务本

明代永乐年间

为规范皇帝亲耕

京城里特地修建了先农坛

圈划出一亩三分田土供皇帝专用

清代雍正皇帝还在圆明园西南隅专设“一亩园”

以便自己无暇分身时就近亲耕 (综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南知青网学术科技频道   

GMT+8, 2023-6-3 16:37 , Processed in 0.16962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