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南知青网学术科技频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3|回复: 0

印光大师:净土行人读经不限于五经一论

[复制链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发表于 2023-1-26 22: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光大师:
净土行人读经不限于五经一论
印光大师.jpg
印光大师《净土五经》跋: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重要。故《观无量寿佛经》,开示净业三福:一则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则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则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初、二多属戒学,三则三学圆具。具此三福,则净业大成,往生上品。故于《净土五经》后,附《华严经·净行品》,及《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以期净业行者,于律仪戒之执身不作,进而得定共戒之制心不起,及道共戒之超情离念、断惑证真。然纵得定共、道共二种实益,犹当兢兢业业,执持律仪戒,以为自利利他、维持法道之轨范。则空解脱人,无由以大乘藉口,而因之以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也。
印光大师:
当以念佛为主,阅经为助。若《法华》、《楞严》、《华严》、《涅槃》、《金刚》、《圆觉》,或专主一经,或此六经,一一轮阅,皆无不可。(正)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净土五经后附华严经净行品缘起序
华严妙典,理事圆融,理由事显,事因理成,理事各臻其极,圆证毗卢法身。以故如来初成正觉,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说如来自证法门诸因果法。因果,即事。如来自证之法,即一真法界,寂照圆融,不生不灭,非有非空之真如佛性也。此之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佛以究竟证故,常享常、乐、我、净之法乐。众生以彻底迷故,恒受生死轮回之妄苦。譬如大圆宝镜,经劫蒙尘,虽有照天照地之光,莫由发现而得受用。故借诸菩萨,互相酬倡,为说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各法门。又复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以期圆满佛果。此如来以自证之因果,普示一切众生,令其各各亲证之一大轨范也。  
其在信位,则以净行品,为以因地心,上契果觉之弘誓大愿。虽进而登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各深位,犹复以此一百四十一愿,而为进修之据。是知此一品经,关系甚大,不徒为入佛之初基,洵可谓成佛之大本。而末世众生,根机浅薄,果能心心念念,常诵此文,常发此愿,便可三业顿获清净,念念上契佛心,临终直登上品,与普贤行愿品功德,交光互映,无或差池。故宋初省常法师,慕庐山远公之风,提倡净土法门,刺血书此品,又以“净行”名其社。而莲宗得以丕振者,以深致力于日用云为,悉使与如来无上觉道合之所以也。  
一弟子杨慧导,拟以净行品,与普贤行愿品,合印流通。光谓欲令初机息心念佛,当以净土五经为先导,不宜于五经中只取行愿一品。使彼遍读五经,再以净行一品,作一切时一切处之警策,则自可欣欣就道矣。  
呜呼!今之时,是何时也?乃废弃纲常伦理,专尚机械变诈,互相残杀之时也。若不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导,则后世为人,恐先圣所立纲常伦理之名,亦不可得而闻矣。以故凡具正知见、正信心者,咸皆以修持净业为志事。兹特述其缘起,以附于经文之后,庶后之读者,无所疑焉。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夏至日,常惭愧僧释印光谨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南知青网学术科技频道   

GMT+8, 2023-10-3 09:44 , Processed in 0.14594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