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南知青网学术科技频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1|回复: 38

“闰月清明不上坟”到道观寺院文庙上香念经

[复制链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发表于 2023-3-22 12: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闰月清明不上坟”
到道寺院文庙上香念经
cnzq2345a.jpg
老人言: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临门”。今年闰二月,闰月清明啥说法?
“清明”,是24节气中第五个节气,是按阳历算的。一般是在每年的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个节气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天清气朗,万物明洁)因此而得名。是指的农耕节气,节气都是按照阳历计算。
“清明节”其实是专指:人们上坟、祭祀祖先,表达慎终追远之情。同时,合家踏春出游,又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氛围,因此清明节是一个有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日。称为“节”,是阴历计算,但农历(阴历)上却没有固定在那一天
“清明”(阳历的清明节气),“清明节”(属于阴历的、传统习俗性的祭祀、法事活动)本质上,是两个事物。
因为阳历与阴历不同,农历闰月的出现,使农历节不同,但在没有闰二月的年份,清明节气与清明法事日,二者都基本在同一个时间上。所以,虽然会有公历的前一天、后一天,并非固定在那一天。为此,民俗之人们,也就把这个时段(风水吉祥时段)都视为:“清明时节,上坟祭祀可前后几天,甚至十天半月,均可以”来行法事的。
这个时段:就又成了一种“阴与阳重合”的事物,是“阴与阳通融的大好时节”。但它们仍是各自“阴阳不分离”的“同体内部运动”,也就是说,阳历与阴历是各自运动的,这里,出现了重合;这种“重合”,使“阳间”能够与“阴间”交流互动,形成了新的太极。
所以,就出现,在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里,只有清明节是用公历判断的,其他三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用农历判断的。
特别今年,不仅是二月份闰月,并且还是闰二月清明节。多出了一个二月:即从2023年3月22日至4月19日,为“闰二月”。因为闰二月出现的概率是很低的,仅次于闰三月,一般每隔19年出现一次,上一次是在如2004年,而这一次就是在2023年。此后,闰二月的出现频率逐渐下降,成为罕见闰月。作为风水观象是异端,因为这个闰二月,把“阳事”的“节气清明”、与“阴事”的“清明上坟”的,两个阴阳活动(太极)被隔开了(上坟等法事,是风水吉祥时段上,阳间与阴间的联系),造成了阴阳分离。显然,这是违背易经的。

我们已经看到,2023年的农历年比较特殊,一年中会出现两个二月,俗称“闰二月”。
阳历的“闰二月”很常见,每4年一次,闰月的2月调整为29天。而农历的闰二月出现几率比较罕见,如现在的21世纪,只有2004年,2023年,2042年,2099年这4年会出现闰二月,此后闰二月的出现几率会逐渐下降,如25-28世纪近百年才会出现一次闰二月,而29-30世纪、26-38世纪甚至都没有闰二月。

农历闰二月是如何产生的
历法有2种,一种依据太阳回归年作为历法的“阳历”,一种是用月亮圆缺盈亏周期作为历法的“阴历”,但这两者的长度是不同的,为了使农历与阳历在季节上能够合拍,时令也能一致,我们的祖先用“增设闰月”的办法来“调整余缺”,闰月的产生也是有讲究的。
先祖们将一年分成为24个节气,分别安排在12个月里面,一个月有2个节气,前一个叫“节气”,后一个叫“中气”,如果不完整的话,一律不能独立称为一个月,只能作为上一个月的附属月,称之为“闰月”。
闰二月就是农历二月之后的那个月,节气里只有“清明节”,没有谷雨节气,也就是没有“中气”,只能沿用二月的名称,定为闰二月。
闰二月的清明节有什么讲究
农历闰二月是非常罕见的,有两个“立春”,两个“龙抬头”,称之为“双春年”,民俗认为物极必反,好事不能太多,通常都认为“闰二月流年不利”,也有许多特殊的讲究。

闰月说法多:因为阴间与阳间不同,阴间没有闰月在闰月的时候,就是地府关门不接待客人的时间。所以,在闰月去给祖先扫墓,祖先是接收不到后人烧过去的心意和祭品的。反而可能会惹恼祖先或者地府里的鬼神,招来灾难。
闰月是重复的时间。
这个说法来源于古人对时间周期和运势变化的观察,认为时间都出现了重复。
就会导致当月出现的事情也可能会出现重复或者冲突,很多人就叫这个“犯冲”或者“犯重”
所以,在闰月去给祖先扫墓,就相当于给先人增加了一次死亡或者悲伤的经历,也可能会影响后人自己或者家族成员的运势和安全。
闰月清明与节气不符。
这个说法来源于古人对节气和季节变化的重视,认为清明节是春季第五个节气。
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气清景明、万物皆显”,适合扫墓祭祖。
但是,在阴历里清明节并不固定,在有些年份会落在二月份或者三月份甚至四月份(如今年)
而在阴历里二月份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可能会出现闰二月(如今年)。
这样就导致了清明节与实际回归年(阳历)相差太远,与自然规律不符合。
以上三种原因都可以看作是古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风俗的一种理解和遵守。

闰月的含义
闰月是指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三月、四月和六月出现四个不一样的月份,不过这个时间并不是固定的。
一般来说,在农历五月有一个闰月,而在农历六月,七月和八月就会出现闰月,因为闰四月和闰八月是每四年才会出现一次,所以这个时候人们就会选择在七月和八月进行祭祖上坟。

什么是闰二月
闰二月顾名思义就是一年之中有两个二月,则第二个月就是闰二月。我们的祖先将全年分为24个节气,并把这些节气分插在12个月里,一个月有两个节气,前一个叫做“节气”,后一个叫做“中气”。
闰二月之后是清明节气,但是中气“谷雨”又落到了下一个月,所以这个月是不完整的,只能沿用二月的名称,故定为“闰二月”。
对此老一辈的人认为闰二月是“虚无”的,是不存在的,也便有了“闰月无月”以及“地下无闰月”的说法,大家认为闰月是比较不吉利的,因为这个闰二月不存在,所以即便清明节上了坟,先人们也是收不到的,因此民间也有“闰月清明不上坟”的说法。

闰月犯重
“闰月清明莫上坟,上坟会惹祸上门”,在某些迷信老一辈人的眼中,还有“闰月犯重”的说法,因为大家认为闰月是虚无的,如果这个时候下葬,那么就犯了“下重葬”的禁忌,因此包括上坟、立碑、迁坟等等事宜都是不吉利的。

在古代的时候,对于农耕文化的人来说,他们对于这些天文历法是非常重视的,因为这些历法在古代的时候都是用来指导农民们进行耕种的。而闰月这件事情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不过在我们的生活中,它的出现次数也是比较多。比如说以前的农村中,就有“闰月不是个好征兆”这句话,这其实也是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总结。
那么今年闰二月过清明,也就是说今年的清明节正好遇到了闰月,那么按照农村中的说法来看,今年很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不好的事情,已经有很多不好的事。而对于这些不好的事情,古人在记录下来之后就总结为“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临门”,也就是说今年清明节上坟很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
之所以古人会有这样的看法,跟另外一句农谚也有关,那便是“二月清明一片清,三月清明不见清”, 说的就是清明节在不同的月份气候也有所不同,农历二月份就迎来了清明节,说明当年气温回暖较早,这个时候花草树木已经开始发芽了。而三月份清明的话,气温回升的慢,这个期间还是比较寒冷的。
这个时候去上坟的话,或许会因为早晚气温相差较大,让人感到不舒服。同时,这个时候蚊虫也开始活动了,万一被有毒的虫子咬到了咋办?所以就有了这么一个说法。

在我们这个地方有一句农村谚语,老一辈的经常念叨,这句话是这么说的“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要临门”,这句话从字面的意思是说:如果清明节的这天发生在闰月,那么当天是不能去坟前祭拜的,要选择清明节前后的日期去。清明节这天去,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之所以会有这种谚语出现,主要是因为:闰月忌讳多,清明节又是一个大节日,这个日子太重,当天不宜祭拜。
作为“上坟”,扫墓整修,添土动土,这是需选日子的。而且“闰二月,大事勿做”,选日子,是皇历的自然规律,是民俗传统,总是遵循为好。

今年闰月清明不能扫墓?那什么时候好?
在清明节有很多传统习俗,“闰月清明不上坟”便是其中之一,若是你们当地正好有这样的传统习俗,那么可以遵守一下。那么若是这天不能去扫墓,什么时候去扫墓好呢?
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清明节扫墓并不一定是要在清明节当天去,在清明节前三天或者后4天去也行,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前三后四”。甚至,有些地方还会在清明节结束后十来天才去。
老话说“清明逢闰月,上坟要提前”,意思就是清明节当天不能去上坟扫墓了,这其中的原因就和闰二月有关系。
闰月不去上坟,还可以择其它吉日去(方式变通)。

现在称为“农历”,是引进“西历(公历)”后的异称,是不确切的,应称皇历。皇历之“皇”,是指“天”,即“天历”--自然规律的历法。中国的“皇历”,是自然科学的,是建立在宇宙、地球的自然规律,和对生态、万物、众生的尊敬与平等相待基础上的。1911年前,咱们中国都是按这个历法行事的。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这一代人,已是断代“吃亏”的一代,枉为炎黄子孙!变成了欧 M L的信 徒。今天的老人,已说不出“老人言”了,这些话、还仅只是成为了:还有流传的“老人言”,当今的老人听了也是新鲜话。

至于要尽“孝道”,要表“思念”之情,那方式就多了。这一天,可去道观、寺院、文庙礼拜、上香、念经。在家客堂、佛堂也殊胜。念诵佛家的《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儒家的《孝经》等。清明的传统风俗,传统道家的做法是最殊胜的,清明节最完整的传承应该是道教儒道释三教同源,在清明时节,对亡灵的追思祭奠供奉超度其义理是一致的,但具体程序有区别。至于佛家而言,“天天都是吉日”,还认为,人阳世走完,是行天葬、已超度了,沒有坟可留,自不存在“上坟”,而是需要“念经”、行善“做功德”!
而佛教里没有清明这个节日,因此佛教经卷中也没有关于“在清明节如何如法祭奠过世亲人”的记载。祭祀超度节,是在农历七月十五《孟兰盆节》对于佛弟子而言,如果讲到要“祭奠超度亡者”,那么每一天都可以当做清明来过。
那为什么这个闰月,又可以到道观、寺院、文庙去上香念经?
道理很多,仅简要告白的是,这三个圣殿福地,是“”!是上通“天(乾)”、下通“地(坤)”的“金刚法界”!都有“护法(神)”存在和守护,自然免一切侵害和灾祸(自古兵家都不能进入这三个地方)这三个圣殿福地,既不属“阳”、也不属“阴”,而是“空性”的,即“法”性的。这正象黑夜转变为白天,白天降为黑夜的现象一样,它们既不是白天、也不是黑夜,而是它们变化的规律与“力量~是“道”,是无所不达、无所不能的;空不异色 色不异空(详见《心经》《金刚经》)每个人的善与恶,在这里都有记录通达到“阴间的生死簿”那里,“因果不虚”。人们在这里做的“功德”、也会依“回向”到信众的先人亡灵那里去的,使他们得到利益,也为自已行孝道,而得到加持、获得福报地藏王菩萨本身就是幽冥界教主,如参加过水陆大法会的人们,自会明白。清明节,一定要多念诵《地藏经》,忏悔自己的业障,感恩先人祖师大德,回向给自己的历代宗亲!大浪淘沙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楼主| 发表于 2023-3-22 12: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cnzq2345-02.jpg
cnzq2345-01.jpg
昆明龙泉观
道祖老子认为,人们依“道”而行:“子孙以祭祀不辍”(《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就会有的福报。祭祀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和自然法则。
从宋代初期开始,官方在清明祭仪中已有道、佛二教的参与。到南宋时,朝廷明确皇帝皇后在寒食清明的祭祀活动中由道士与和尚做法事。
据史料记载,南宋绍兴十三年(1144年),朝廷“掌宫内侍七人,道士十人,吏卒二百七十六人。上元结灯楼,寒食设秋千……凡帝后忌辰,用道、释作法事。”
现今,每到清明时节,各地道教宫观都会举行普度黄箓法会,宋代高道白玉蟾的《海琼白真人语录》言:“(黄箓斋)济生度死,下拔地狱九幽之苦,士庶通用之”。
通过启建黄箓大斋法会,既为信众超度亡过亲人,也起到了普利无主孤魂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楼主| 发表于 2023-3-22 13: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cnzq2345-04.jpg
cnzq2345-03.jpg
昆明真庆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楼主| 发表于 2023-3-22 13: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cnzq-km112ok.jpg
cnzq-km116ok.jpg
昆明文庙大成殿(先师孔子圣殿)
您可以在这一天,到大成殿去,向先师孔子拜礼、请教。在至圣先师面前,供奉上鲜花,诵读《孝经》(点击免费获取《孝经》电子書)等、《十三经注疏》的儒家(中华)经典(帶孩子可以诵读《弟子规》等小学~点击下载電子書功德和福禄寿,比平常扫墓更大、更殊胜。
----------------------------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至圣先师孔子名言
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孩子,“众生都是亲,大有情都是子”。中国文化之“大同”,是最高的人类社会自然境界
----------------------------
清明怎樣拜孔子
祭孔,是千百年來朝廷與民間共同的,一種對“聖賢大德”~“天地君親師”的總尊敬、總信仰,和慎終追遠的祭祀傳承活動。 祭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典禮,稱為釋奠禮。釋、奠都有陳設、呈獻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陳設音樂、舞蹈,並且呈獻牲、酒等祭品,對孔子表示崇敬之意。
唐代,命令每個縣都要建廟祭祀孔子。每年春秋兩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兩次小祭。大的祭祀起初由學官主持,後來改由地方官主持。祭孔成為全國性的重要政教活動
【上香】:(如當地文廟可上香,則再上香)
【獻花】:一支花(即表一片虔誠之心)、一束花、一個花藍均可。
【行禮】:拜孔子採用四拜禮,表示孔子地位尊高。
通常的行禮方式是:站立。雙手(伸直)行禮,兩手掌緊貼(不抱拳),與胸同高,掌面向前,掌心向自己。同時,男生手貼前,女生手貼前(即“男左女右”)。前挺直彎90度,拜拜。表示虔誠恭謙之意。
拜禮:祭拜孔子採用四拜禮,拜四拜。
這是華夏禮儀中最高的禮節,屬於明代禮制。華夏禮儀中最高禮節為四拜,是對天地、君父、先師才有的大禮。四拜大禮屬於明代的禮制。東方聖人——孔子及其宣導的儒家文化所代表的價值、精神、智慧,亦將因之弘揚光大,造福中國千秋萬代,澤被世界人類。
【祭詞】:拜禮時念誦
孔子《禮記》[禮運]章天下為公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天下为公:天下~宇宙、地球、社会,是公共性质的!不是谁私有的…)
張載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兒童念《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誦經】:根據不同時節,目的,選不同的《十三經注疏》中的經文默看、學習、閱讀,或發聲誦念。清明時可選讀《十三經注疏》之「孝經」。
祭孔,表達了中國人用中華(傳統)文化作為自已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這是人類永遠不變、不會變的自然法真理儒道释同源,義理一致
看 誦經典,在大成殿各處位置,站立,盤坐〈自备帶一软垫 拿出〉都可。时间自行。)
【服裝】:整齊(如能自備漢服,穿上行禮、祭拜為最崇敬虔誠。道家道士穿道服、佛家居士穿海青,最殊勝。
(來源:網路)
--------------------------
[点击下载文本]: 清明怎樣祭拜孔子.pdf (244.63 KB, 下载次数: 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楼主| 发表于 2023-3-22 14: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bj003ok-06800.jpg
太清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
bj002ok-01.jpg
bj001ok-06.jpg
北京白云观
北京白云观三清殿供奉道家三清真君四御殿玉皇大帝北极大帝。道教全真派第一丛林----北京白云观  现今白云观占地面积约六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共有19座殿堂,分中、东、西三路及后院。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等均设于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楼主| 发表于 2023-3-22 14: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bj008-104800.jpg
bj008-103800.jpg
bj008-101800.jpg
北京雍和宫
去寺院,您可将平时上坟的鲜花、供品(素食、包装的)一起帶上供奉。香、烛可点,烧纸钱看各寺院规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楼主| 发表于 2023-3-22 15: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bj008-110ok800.jpg
bj008-106800.jpg
bj01580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楼主| 发表于 2023-3-22 15: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bj013ok80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楼主| 发表于 2023-3-22 15: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bj014-80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楼主| 发表于 2023-3-22 15: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bj016-80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南知青网学术科技频道   

GMT+8, 2023-10-3 10:03 , Processed in 0.23449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