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文庙大成殿(先师孔子圣殿) ----------------------------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至圣先师孔子名言(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孩子,“众生都是亲,大有情都是子”。中国文化之“大同”,是最高的人类社会自然境界。) ---------------------------- 清明怎樣祭拜孔子 祭孔,是千百年來朝廷與民間共同的,一種對“聖賢大德”~“天地君親師”的總尊敬、總信仰,和慎終追遠的祭祀傳承活動。 祭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典禮,稱為“釋奠禮”。釋、奠都有陳設、呈獻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陳設音樂、舞蹈,並且呈獻牲、酒等祭品,對孔子表示崇敬之意。 唐代,命令每個縣都要建廟祭祀孔子。每年春秋兩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兩次小祭。大的祭祀起初由學官主持,後來改由地方官主持。祭孔成為全國性的重要政教活動。 【上香】:(如當地文廟可上香,則再上香) 【獻花】:一支花(即表一片虔誠之心)、一束花、一個花藍均可。 【行禮】:拜孔子採用四拜禮,表示孔子地位尊高。 通常的行禮方式是:站立。雙手(伸直)行禮,兩手掌緊貼(不抱拳),與胸同高,掌面向前,掌心向自己。同時,男生左手貼前,女生右手貼前(即“男左女右”)。前挺直彎90度,拜四拜。表示虔誠恭謙之意。 拜禮:祭拜孔子採用四拜禮,拜四拜。 這是華夏禮儀中最高的禮節,屬於明代禮制。華夏禮儀中最高禮節為四拜,是對天地、君父、先師才有的大禮。四拜大禮屬於明代的禮制。東方聖人——孔子及其宣導的儒家文化所代表的價值、精神、智慧,亦將因之弘揚光大,造福中國千秋萬代,澤被世界人類。 【祭詞】:拜禮時念誦 孔子《禮記》[禮運]章:【天下為公】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天下为公:天下~宇宙、地球、社会,是公共性质的!不是谁私有的…) 或 張載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兒童念《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誦經】:根據不同時節,目的,選不同的《十三經注疏》中的經文默看、學習、閱讀,或發聲誦念。清明時可選讀《十三經注疏》之「孝經」。 祭孔,表達了中國人用中華(傳統)文化作為自已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這是人類永遠不變、不會變的自然法真理。儒道释同源,義理一致。 (看 誦經典,在大成殿各處位置,站立,盤坐〈自备帶一软垫 拿出〉都可。时间自行。) 【服裝】:整齊(如能自備漢服,穿上行禮、祭拜為最崇敬虔誠。道家道士穿道服、佛家居士穿海青,最殊勝。) (來源:網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