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南知青网学术科技频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7|回复: 16

趙順孫的詩詞代表作與《四書纂疏》

[复制链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发表于 2023-8-10 22: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趙順孫的詩詞代表作
《四書纂疏》
赵002.jpg
趙順孫簡介
同知樞密院事
趙順孫(1215-1277年)
字和仲,號格庵(亦作格齋),處州縉云云塘(今屬浙江)人,宋代官員、儒學家。淳祐十年(1250年),趙順孫中進士,調太平州學教授,改臨安府學教授。景定元年(1260年),除秘書省正字。景定二年(1261年),遷校書郎。咸淳元年(1265年),除秘書郎,遷監察禦史。鹹淳四年(1268年),出知平江府,創學道書院。鹹淳五年(1269年),召為吏部侍郎,遷尚書。鹹淳六年(1270年),拜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鹹淳十年(1274年),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
景炎二年(1277年),知時局不可為,憂憤成疾,不肯服藥而卒,時年六十三歲。
曾集朱熹及其弟子《四書》言論,成《四書纂疏》二十六卷。另有《近思錄精義》、《中興名臣言行錄》等。
北京大學編纂的《全宋詩》,錄其詩7首。見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楼主| 发表于 2023-8-10 22: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染疾吟
宋朝:趙順孫
百年世事不勝悲,大廈原非一木支。
慷慨西風淚橫臆,此心唯有老天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楼主| 发表于 2023-8-10 22: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傷景吟
宋朝:趙順孫
門前不改舊山河,蓮渚愁紅蕩碧波。
墜葉飄花難再複,浮雲流水竟如何。
魚龍寂寞秋江冷,鴻雁不來風雨多。
窮巷悄然車馬絕,磬聲深戛出煙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楼主| 发表于 2023-8-10 22: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情吟
宋朝:趙順孫
豪傑消磨歎五陵,發沖烏帽氣填膺。
眼前不是無豪傑,身後何須論廢興。
當道有蛇魂己斷,渡江無馬讖難憑。
可憐一片中原地,虎嘯龍騰幾戰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楼主| 发表于 2023-8-10 22: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回吟
宋朝:趙順孫
烽火年來報虜塵,每回回首即長顰。
明眸皓齒今何在,異服殊音不可親。
幾樹好花閒白晝,數株殘柳不勝春。
狂風落盡深紅色,水遠山長愁殺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楼主| 发表于 2023-8-10 22: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松
宋朝:趙順孫
小小青松未透欄,枝枝葉葉傲霜寒。
如今正好低頭看,異日沖霄仰望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楼主| 发表于 2023-8-10 22: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病篤吟
宋朝:趙順孫
不見人煙空見花,煙籠寒水月籠沙。
人生自古誰無死,莫怨東風當自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楼主| 发表于 2023-8-10 22: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詩一首
宋朝:趙順孫
母在堂前為父憂,特令兒子謁公侯。
大人若肯行方便,一點春風在筆頭。
----------------------------------------------
趙順孫的從政--扶危局之將傾,臨危受命
趙順孫所處的時代,可謂內憂外患交織,風雨飄搖,宋朝國將不國的時期。北方強大的蒙古族虎視眈眈,朝廷內政治腐敗,奸臣專權,朝臣離心離德,民不聊生。趙順孫從政26年,可分為三個階段:36-50歲為地方官,51-55歲為監察官兼皇帝的講官,55-58歲為執政官。他的主要政績體現在第二、三階段。從他的詩詞中,就可體現其情操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楼主| 发表于 2023-8-10 22: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赵顺孙的学术成就
一、赵顺孙的学术成就——光大朱学的功臣、孔子学说的圭臬
1、赵顺孙的学习渊源:
赵顺孙的父亲赵雷,是理学大师朱熹的学生,与理学家真德秀交往很深。因父亲去世,从武夷山返里守孝。三年丧期满,再去武夷山时,而朱熹也去世了,他就跟随朱熹的高足滕璘读书,《宋元学案》有其名。所以,赵顺孙学有渊源。8岁时能诵说《九经》,朝廷赐他童子出身。他不急于求取功名,就象今人追求博士后般,跟随朱熹学派“南湖学派”的杜范读书。杜范曾任过宰相。这些对于赵顺孙的从政理念、学术研究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因此,他与其父在《宋元学案》中都有自已的地位。
2、赵顺孙的著述:)
经学的有《四书纂疏》28卷、《麟经注解》(即《春秋》)、《近思录精义》。史学有记录宋孝宗一朝历史的编年体《孝宗系年录》、记录南宋初年大臣事迹的《中兴名臣言行录》。经济有给度宗皇帝讲课以及自己对国事发表建议的奏章类的《格庵奏稿》以及《文集》。
他的著作,可惜留传至今的只有其中的《四书纂疏》和《格庵奏稿》。以及北京大学编纂的《全宋诗》,录其诗7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全宋文》录其文24篇。
《格庵奏稿》又称《格庵奏议》,至明嘉靖间仅留1卷,由曾任信阳知州的乡人郑禧所编,嘉靖十七年(1538),湖广按察司佥事福建莆田郑汝舟作序。清道光间,金山钱熙祚父子根据借月山房汇抄本将其编入《指海》丛刊,张海鹏作跋,俗称道光本。民国廿四年(1935),上海大东书局景印了《指海》本,称民国本。1967年台湾艺文印书馆景印钱氏道光《指海》刊本。2010年1月,中华古籍网又据《指海》本复印发行。
3、《四书纂疏》:
当作于理宗宝祐间(1253-1258),约70万字。要了解赵顺孙的《四书纂疏》,我们先得了解一下什么叫《四书》?宋代大儒朱熹将孔孟学说《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一体,并一生致力于研究,曾说自己一生心血凝聚在《四书》《章句》、《集注》之中。朱熹学说为核心的理学,自南宋开始,已成为中国农耕社会官方经学(哲学)。《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赵顺孙在《四书纂疏自序》中说朱子的《四书注释》“其意精密,其语简严,浑然犹经”,自己读了数百遍,“茫若汪洋”。因此,他收集朱熹的所有著述,及其学生对《四书注释》的理解的,进行互相参证发明,同时也发表自己的见解,启名为《纂疏》。
二、赵顺孙的学术贡献
1、求取功名的必读课本。赵顺孙的《四书纂疏》自南宋在乡校刊印以后,很快就普及开来,成为研究朱熹学说的参考书籍,成为学生求取功名的必读课本,各地纷纷印刷发行。所以,元朝的翰林学士义乌黄溍称“今四方学者,既家有其书”。明景泰间刑部侍郎李棠称“格庵赵先生顺孙承考亭之传,文章道德为时宗主,《纂疏》一书衣被后世”。
2、保存了先儒的若干著述,《四书纂疏》成为研究朱熹和他的门人学说的必读书。《四书纂疏》中,旁引了朱熹的嫡传弟子黄榦辅广陈淳陈孔硕蔡渊蔡沈叶味道、胡泳、陈埴、潘柄、黄士毅、真德秀蔡模13人的著述,引用书籍40多种。这些书籍至今大半都已失传,要了解或者研究他们的著作,就得靠《四书纂疏》。
3、研究哲学的重要著作。乾隆皇帝把《四书纂疏》作为“钦定御览”书。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座上客民国时期的大学问家马一浮,将它列为“通治群经必读书”。上海华东师大博导黄珅在《大学纂疏中庸纂疏前言》中称:“赵顺孙的《四书纂疏》包括《大学纂疏》、《中庸纂疏》、《论语纂疏》、《孟子纂疏》四部分),即使在今天,仍有其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前人都称他是学大朱学的功臣。……是现存的宋代理学家关于《四书》论说的最为完备的资料汇编。……研究《四书》,《纂疏》无疑是一部必读书。”。中国孔子学会会员、中国孙子与齐文化研究会会员叶政中称《四书纂疏》“被世界研究孔学者奉为圭臬,可见其永久的学术价值。”。哲学博士唐明贵《论语学史》一书,专门为《四书纂疏》立了一节(2009年3月版)。台湾《论语概要》一书,在“重要注本”一栏称为《论语》作疏“以赵顺孙《论语纂疏》、金履祥《论语集注考证》为最著”。白寿彝《中国通史》介绍它。《四书纂疏》还成为哲学家冯友兰研究哲学的案头书籍。1981年以后,上海市将《四书纂疏》、《长编纪事本末》、《全唐诗简编》等列为市(部)、校、所重点点校项目。1992年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了《大学纂疏·中庸纂疏》。《四书纂疏》被编入“十一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的《儒藏》。赵顺孙的《四书纂疏》不仅在我国的思想界、哲学界具在重要地位。在东亚的地位也非一般,早在1814年,日本就以官方板将它出版发行。
三、赵顺孙《四书纂疏》历代出版发行录
《中庸纂疏》(宋)缙云知县王既济缙云学宫本
《大学纂疏》(宋)缙云知县王既济缙云学宫本
《论语纂疏》(宋)处州知府天台应俊刻本
《孟子纂疏》 (宋)处州知府天台应俊刻本
《四书纂疏》(元)乐清梅溪书院刻本
《四书纂疏》(明)永乐十三年(1415)《四书大全》本
《四书纂疏》26卷 (清)纳兰性德康熙十九年(1680)《通志堂经解丛书》刻本
《四书纂疏》28卷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四书纂疏》28卷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摛藻堂《钦定四库全书荟要》抄本,第73册。此版本最大价值在于乾隆皇帝“钦定御览”,共463种20828卷11178册,其中经部173种3576卷
《四书纂疏》26卷 日本文化十三年(1814)江户平坂学问所据《通志堂经解》翻刻本,官方板,13册。
《四书纂疏》26卷 (清)同治十二年(1873)粤东书局重刻《通志堂经解》本
《四书纂疏》26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马一浮《复性书院丛刊》刻本,据《通志堂经解》
《四书纂疏》台北学海出版社1970年版
《四书纂疏》台北学海出版社(1977)版
《四书纂疏》台北学海出版社(1980)版
《四书纂疏》26卷 台北世界书局(1986)版
《四书纂疏》26卷 台北世界书局2000年景印摛藻堂《四库全书会要》本,列经部第72册
《四书纂疏》28卷 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四书纂疏》台北汉京文化事业公司景印《通志堂经解本》
《四书纂疏》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本
《四书纂疏》台北新兴书局(1947)景印复性书院本
《四书纂疏》台北新兴书局(1972)景印复性书院本
《四书纂疏》台北(1988)《四部会要》本
《四书纂疏》台湾启圣图书公司1973年九月版
《四书纂疏》圣风书院重印通志堂经解本
*
《四书纂疏》28卷 北京大学2005年十一五国家重点工程《儒藏》版,该书编在《儒藏》第112—113册《儒藏》“精华编”主体部分)
《四书纂疏》28卷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5月《钦定四库全书荟要》本
《四书纂疏》26卷国家图书馆2008年12月钟肇鹏编《四书传注会要》本,该书选南宋至清末名家赵顺孙、顾宪成赵南星王守仁刘宗周、毛奇龄、焦循戴震等著作20种,共11册,《四书纂疏》列第1---3册(综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922

帖子

66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44
 楼主| 发表于 2023-8-10 22: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语纂注十卷 清 ·赵顺孙撰.jpg
清代刻印的《四书纂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南知青网学术科技频道   

GMT+8, 2023-10-3 09:22 , Processed in 0.18581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